从田间到海洋!80后女博士扎根三亚做科研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初心、扎根一线,用行动践行着对自主创新的使命与担当;他们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大医精诚,响应祖国的号召,冲锋在战“疫”一线;他们甘于奉献,用科技之光照亮学子心田;他们用毕生所学,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三亚这片热土上……
他们是三亚科技工作者的代表。他们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创新奉献的故事,彰显出科学家精神的蓬勃力量,他们在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而奋斗着。
今天,带你走进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授赵牧秋的科研纪事↓↓↓
赵牧秋(左二)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观察海草的生长情况。贾远平摄
■人物介绍
赵牧秋,女,满族,1983年6月生,辽宁沈阳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博士,教授,中国科协第九届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带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参与并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课题,参编专著3部,参与申请专利20余件,参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第八届海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三亚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经略海洋,一定要从认识它开始,而认识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科考走进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教授赵牧秋从温带到热带,从陆地到海洋,不畏困难,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科研梦,展现出科技工作者的坚韧与勇敢。
27岁,她把家从沈阳搬到三亚
2009年,赵牧秋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中科院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2010年10月,27岁的赵牧秋离开老家沈阳,举家来到三亚工作。当时三亚的科研基础条件比较薄弱,但她坚持科学研究,希望能把所学贡献在海南这片热土上。
从北方来到三亚,跨越千里的地域差异,生态系统的南北不同,让赵牧秋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是赵牧秋工作的第一次转型。
“由于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长期、系统地了解和认知,我必须要深入田间地头从本底调查开始。”赵牧秋说。
研究中,她带领学生克服水土不服和气候差异等困难,开展田间调查。为避开正午的酷热,常常早上四五点钟就要到田里;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随时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牧秋的工作受到了更多的认可,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2013年至2014年,赵牧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国家基金的科研任务并顺利结题,同时带领琼州学院(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农业类科研团队承接了“海南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为海南省耕地质量提升和耕作模式改良贡献力量。
谈到赵牧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科技处科员丁梅说,“在工作上,赵教授思路非常清晰,虑事周全,她的身上有一股开拓进取的精神。而对待科研,她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坚持用数据和事实来说话,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且敢于挑战自我。”
研究方向从陆地生态转型到海洋生态
2015年,琼州学院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赵牧秋的研究方向也从陆地生态逐渐转向海洋生态。这次转型对于赵牧秋来说,比初到海南的转型更困难——从陆地转型到海洋,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都有很大差别。
转型,意味着从头开始。
“既然下定决心,就得好好开始。”赵牧秋抱着不服输的决心,一点一点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西北角,有一排板房,其中几间就是赵牧秋的实验室,外部条件虽然简陋,但里面摆满了各种仪器设备。实验室旁则是她和学生一起搭建的大棚,里面培育着各种海洋生物,进行着各种操控实验。
在实验室的大棚里,赵牧秋的学生王慧告诉记者,“赵教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海洋的故事,还带着我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海洋科学研究,探索海洋的奥秘。她就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我们,也是我们科研中的领路人。”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她积极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近三年指导多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考取中科院这类知名科研院所的学生。无论天气如何,赵牧秋都带领团队定期在海岸带进行野外调查和观测,获得海南省海岸带生态环境大量的第一手珍贵数据。
同时,她还针对与外海水交换能力差,但有着重要水产养殖、滨海旅游等功能,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富营养化潟湖的生态修复开展了大量研究,将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进行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随“深海勇士”进行长达9个小时夜潜
“南海两个字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真的很想看看家门口的海,到底是什么样的。”赵牧秋说,因为她平时只在海岸带转悠,不知道广阔的南海深处究竟是什么样。
今年3月,她随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的TS16航次,来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南海,并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完成了科考任务。
在与南海“朝夕相处”的那段时间,赵牧秋还随“深海勇士”进行了一次长达9个小时的夜潜。她回忆说到,“潜器下潜时,外部灯光全部关闭,潜器内外都是黑漆漆的,有充足的时间想象即将看到的海底世界。而当潜航员打开潜器外部灯光,随着视线逐渐清晰,五彩斑斓的冷水珊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如梦如幻的海底世界展现在眼前,那是一幅远远超出想象的场景。”
这次科考,让赵牧秋感触颇多,“南海是美丽的,也是脆弱的。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不断增强、全球气候变化的日渐加剧,南海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与退化,不仅使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使海底生境也受到了影响。但由于人类海洋研究技术能力有限,我们对海洋的了解还不如月球,南海还有很多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索。”
由于疫情原因,赵牧秋还以网上微课堂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述了南海科考的经历,分享在船上真实、鲜活的感受,让他们多角度地了解海洋科考,进而熟悉海洋,热爱海洋。
赵牧秋说,今后不光针对大学生,还有那些生长在南海之滨的孩子们,通过科普,要让他们幼小的心中埋下一颗深海的种子。有一天问孩子们梦想的时候,会有孩子一脸兴奋地说:“我想是当一名潜航员!”让海洋梦陪伴这些南海之滨孩子的童年,应该也成为地方高校的一种社会责任。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海洋的研究中,以海为梦,用自己的青春年华逐梦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