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海洋经济网·频道

www.Bluecne.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频道 > 海洋工程 > 培育壮大“海洋+互联网”产业规模 临港打造世界级海洋智能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海洋+互联网”产业规模 临港打造世界级海洋智能产业集群

2021.11.09 13:33:47  来源: 上观号   作者: 浦东观察   字体:【
【导读】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海洋产业园区,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在海洋特色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壮大“海洋+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规模,让蓝色经济更智能。

当海洋产业遇上互联网、人工智能,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临港海洋高新园区正在做这样的尝试。


1.jpg


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海洋产业园区,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在海洋特色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壮大“海洋+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规模,让蓝色经济更智能。


海洋产业蓬勃发展


紧邻东海大桥的海基六路西侧,一幢幢小楼里,众多海洋产业的相关企业正在这里专注创新,努力发展。这里,就是港城集团海立方科技园。


面朝大海,由港城集团成立的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畅想蓝色经济在这里蓬勃发展。围绕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发展战略和上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在园企业3271家,其中实体入驻企业169家。


西伯瀚(上海)海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正式扎根临港海洋高新园区。2017年底至2018年初,西伯瀚除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之外,接连拿到4个国家和市级的专项示范项目,这些项目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口替代作用。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之所以扎根临港,因为这里是海洋产业的聚集地,与公司发展十分契合,而且园区在牵头帮助企业申报各级示范项目时非常专业,给予细致的指导和服务,助力企业不断创新发展。


做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如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向海洋领域拓展,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海洋创新生态体系逐渐浮出。


1.jpg


在海洋智慧产业领域中,海洋高新园区依托同济大学实验室、亨通海洋、彩虹鱼等高技术企业,对相关卡脖子技术进行攻关和国产化,已经形成了国内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引领效应和产业化孵化成果。


在高端装备产业方向上,海洋高新园区以招商局邮轮研究院、中海油融风、中石油海上风电等龙头企业项目为切入点,以海工创新中心和海洋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为抓手,积极提升海洋工程高端装备产业势能,强化对长三角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


在智能科技产业方向上,以东海信息中心海洋产业项目数据库、华大海洋、锦源智能航运为代表的海洋智能科技产业化项目和以南麟、御渡等高技术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研发产业化项目已经初具规模,打造“海洋+智能”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海洋产业发展模式


就在最近,临港海洋高新园区又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进一步壮大了园区的创新研发力量。而培育创新性企业,需要产学研各界的资源导入和合作。因此,海洋高新园区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为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搭建合作平台。


1.jpg


2018年,海洋高新园区筹建了院士服务中心,以学科带头人为产学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智库支持。同年,海洋高新园区招引落地了上海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凝聚海洋工程领域全产业链的骨干成员单位及业内专家,以突破海工行业关键共性和卡脖子技术,实现技术的创新突破、转移扩散、推广应用至实现产业化应用。


2019年,海洋高新园区筹建了上海海洋高端装备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推动海洋高端装备领域的项目合作和产业对接,促进产品的产业化推广。


在搭建两个平台、一个院士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海洋高新园区还积极开发和招引高端要素资源。针对海洋行业的共性问题,在可靠性验证方面,海洋高新园区正在建设临港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测试基地——滴水湖无人船试验场。


记者获悉,这一试验场将于今年揭牌并投入运营,将成为我国首个封闭水域内无人船专业测试场,为智能航运技术研发应用提供基础,促进临港新片区无人系统技术发展。


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嘉麟说,临港新片区设立以来,各项政策及产业导向使园区在招商引资的数量与质量、园区品牌塑造等方面又得到了较大提升。2020年,园区新增行业重点实体企业数量较2019年提升幅度达43%。


今年1月29日,海洋高新园区获得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认定,成为临港新片区特色产业园区。“下一步,海洋高新园区将采用‘存量+增量’的发展模式,拓展产业发展物理空间,申报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陈嘉麟说,“现在园区是以总部和研发为主,未来将是总部、研发和生产并重。”


“十四五”期间,海洋高新也将突破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落实上海市高端产业布局,填补上海市海洋特色产业园空白,发展海洋+智能制造的产业集群,实现海洋经济新业态。陈嘉麟表示,通过优化临港传统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赋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发挥海洋高新园区在临港新片区蓝色经济领域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到2035年,建设成为千亿级园区,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海洋智能产业集群。


栏目主编 许素菲


责任编辑 邓清元


图片来源 海洋高新园区供图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