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海洋经济网·频道

www.Bluecne.com

当前位置:首页 > 频道 > 海洋经济 >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2021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2021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2022.02.14 17:25:41  来源: i自然全媒体   作者: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官微   字体:【
【导读】1月27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2021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该指数自2016年编制以来的第六次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影响,涉海部门和沿海地方积极稳妥应对……

1月27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发布《2021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这是该指数自2016年编制以来的第六次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影响,涉海部门和沿海地方积极稳妥应对,海洋经济发展保持基本稳定,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总指数为135.8,比上年下降0.7%。其中,发展水平指数为133.8,比上年下降4.2%;发展成效指数为133.7,比上年增长0.5%;发展潜力指数为140.6,比上年增长2.8%。


一是发展水平略有回落。海洋经济规模有所下降,202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8.0万亿元,比上年下降5.3%;滨海旅游业受疫情冲击最大,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了24.5%。海洋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微降;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有所提升。海洋经济效益逐步恢复,海洋劳动生产率总体稳步提升,海洋经济效益逐季好转,全年重点监测的规模以上海洋工业企业营收、利润降幅连续7个月收窄。海洋领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稳定增长,集装箱码头满负荷运转,2020年我国与重点监测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额比上年增长1.3%。


二是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受疫情和复杂国际环境影响,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速波动较大,但海水产品生产者价格综合指数、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旅游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趋稳态势。民生改善能力不断提升,海洋渔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蓝色粮仓供应潜力不断释放,居民亲海空间进一步拓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条件进一步增强。2020年海洋渔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每万人海洋公园面积基本保持在3.7公顷左右。


三是发展潜力精进优化。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人才资本稳步积累,以“奋斗者”号、“海斗一号”为代表的一大批海洋科技成果接续涌现,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2020年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研发经费比上年增长2.6%,海洋科技人员数比上年增长6.8%,海洋专利授权数量超5700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稳定, 近岸海域开发利用持续放缓,各类直排海污染源排放情况明显改善,海洋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截至2020年全国已设立海洋保护地145个,面积超790万公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编制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综合客观反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成效和潜力,旨在为国家指导与调节海洋经济发展、引导社会公众对海洋经济的发展预期提供依据。


指数以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总体目标,包含了发展水平、发展成效和发展潜力三方面的29个三级指标。其中,发展水平主要反映海洋经济的规模、结构、效益和开放水平;发展成效主要反映海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对民生改善的影响;发展潜力主要反映海洋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指数以2010年为基期,基期指数设定为100。


— END—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