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山东海化纳滤项目精制卤水生产线操作人员正在保养设备
近日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传来消息,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名单发布,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现代海洋化工优势产业集群榜上有名。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山东省将大培育支持力度,组织进行专业化产业链设计,支持引进建链、补链、强链等重大项目,强化保障力度,全面提升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近年来,滨海区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布局海洋化工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迅速提高。据潍坊滨海区经济发展局负责人介绍,滨海区内已有规模以上企业297家,海化集团、海王化工等企业的合成碱、溴系阻燃剂等近20个海洋化工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开发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潍坊滨海海洋化工特色产业基地。
传统产业谋求升级
山东海化集团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将新兴膜技术应用于纯碱生产中,给传统纯碱企业工艺流程再造带来重要变革。
在海化自主开发的纳滤精制卤水项目现场,海化集团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项目组经理刘建路表示,海化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尝试,将纳滤膜材料及技术首用于精制卤水制碱项目,脱除地下卤水中钙、镁、硫酸根等二价组分,产出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的精制卤水直接用于纯碱厂化盐制碱,实现了纯碱工艺流程再造,还延长了关键制碱设备运行周期,提高并稳定了纯碱质量。
同时,海化技术人员时刻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应用,力求将海化宝贵的卤水资源“吃干榨净”。目前,他们已完成对卤水精制后外排的废水进行综合利用前期研究,可以把卤水中的氯化钠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提取溴、钙、镁、硫酸根等有用资源,实现卤水的高效利用。
刘建路表示,海化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端的方向和“行业龙头、国内一流”的定位,立足提升盐化产业链价值,实施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加大现有主装置升级改造,拉伸产业产品链,卤水海水价值链将在新技术集成应用中不断增值。
精细化工快速崛起
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代传阳介绍,该公司的溴系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是格力、LG、美的等国内外企业家电产品最大的阻燃材料供应商。目前,他们已实现由单一制盐向溴素深加工发展,由溴素初级产品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海王化工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深度挖掘溴素产业剩余价值,抢占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环节,研发生产出多种类型的阻燃剂颗粒化产品。目前,该公司正在建设的海王新材料工业园项目涵盖了改性塑料、阻燃剂、新医药等系列产品。
技术研发基础扎实
在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连文玉说: “公司拥有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极膜生产线。双极膜能把含酸、碱的废水变成酸和碱,实现循环利用和化工流程再造,在海水淡化、物料脱盐、有机酸生产、工业废酸废碱回收等领域都有良好的应用,企业现在订单供不应求。”目前,天维膜公司的双极膜及电渗析膜已入围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名单。
与天维膜公司一样,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潍坊科麦化工有限公司同是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重点培育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研究院主要以海水和地下卤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进行海卤水中溴、氯、钠、钾等的提取和以此为原料的海洋精细化工产品研究开发。
目前,潍坊滨海区依托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潍坊职业学院等规划建设了蓝色经济研发中心等十大公共研发平台。区内已有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152家、院士工作站4家、产业技术联盟4家。
人才资源提供支撑
前不久,山东朴成液压技术有限公司新上一套生产线,但公司缺乏工业机器人高技能操作人才。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培养的操作人才解决了朴成液压的难题。这个实训基地就位于潍坊滨海区的山东海洋科技大学园。据实训基地运营管理公司副经理张源介绍,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平台,引入国内教育领域先进的教学生产线,专门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围绕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潍坊滨海区加快山东海洋科技大学园建设,潍坊职业学院、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等15所院校院所已进驻投用,在校师生达10万人,为滨海区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